我的媽媽比較不像是我的媽媽,比較是像我的婆婆
這樣或許是把婆婆污名化了
在這裡
姑且不論婆媳問題,先暫時把「婆婆」這個名詞定義為一般對婆婆的刻板印象
這樣比較能簡化我文章的想法
為什麼會覺得,我媽媽比較像是我婆婆?
我媽很在意我的所做所為,常會放大解釋我單純對「自己人」的自私心理
比如
請她買魚或買東西給小孩
如果是400元,若真的只給她400,她會說我太愛算了,養我這麼大不知回報,所以我只好給她1000元
偶爾(約一週一次)請她來幫忙顧孩子,若沒給她錢坐計程車,她會說坐公車很辛苦,但若只給計程車錢, 她會說我太愛算了,養我這麼大不知回報,所以我只好給她1000元
就算來家裡顧孩子,她也會希望我去張羅飯菜,因為她兩老不習慣外食,也不大想出去買
當然,我是請她來幫忙顧小孩的,所以不包含接小孩下課、洗澡、洗碗和收拾善後,我得要自己想辦法
收拾完了,她也希望我善盡母親的職責去顧小孩,讓她可以看電視,她就只是單純的陪孩子玩
想請她顧小孩夫妻自己去旅遊或吃大餐,不好意思,她會說養我這麼大不知回報,應該要招待她兩老一起去,就會落的又出全部費用、又顧孩子、自己又沒玩到又沒吃到、讓她兩老含貽弄孫的下場
假日她要我回家吃飯,我得要自己張羅飯菜回家(一樣,她兩老不習慣外食,也不大想出去買)、小孩吃飯把地弄髒了要擦地、吃完飯要洗碗收拾,搞得我戰戰兢兢壓力好大
所以我不愛回娘家,一年回去沒超過5次
因為,娘家不像是我的避風港,比較像是婆家,一個我想逃離的地方
我多羨慕有娘家幫忙帶孩子、回家有一頓熱飯菜、可以看電視不用顧小孩、有娘家可以佔便宜
而不是婆家,只想有媳婦打點妥當、定時給孝親費、不定時招待旅遊及大餐、閒暇時和孫子玩
前幾天,我和我媽鬧翻了
她記恨起5年前,我二哥二嫂臨時回台北過夜
而我隔天因為要考一個一年一度、很重要的證照考試
所以不願意和她同睡一張床上(單人床),她只好跑去睡地板的事
她認為我很不孝
我則不以為然,我這充其量應該是叫自私
因為我是屬於一個容易緊張、淺眠不好睡的人
為了隔天的考試,要求一夜好眠並不為過
而她,若是不想睡在地板上,也可以叫我二哥去睡地板或是去住旅館
總之,我這樣的行為,如果發生在自己的媽媽身上,我這應該是自私
當然,如果發生在婆婆身上,我這就是不孝了
或許,我錯在我自以為她是我的媽媽
對她(媽媽)總是有話直說、不夠畢恭畢敬、偶而想佔佔她的便宜
而她自以為她是我的婆婆
對她(婆婆)應該要說說場面話、相敬如賓、時時刻刻記著要孝敬她老人家
剛認識老公之初
曾經以為,我沒有婆媳問題
誰知道,上天開了我一個玩笑
祂讓我媽媽變成了我婆婆
少了娘家、還多了一個婆家
我不僅有壓力、還很錯愕
從今後的心事要向誰說?可以向誰撒嬌?可以向誰討一點便宜?
羨慕別人有娘家的同時
眼角
濕濕的